摘要:转自:广东阳江发布...
转自:广东阳江发布
阳东区大八镇地处阳江东面最偏远的山区
“酒香也怕巷子深”
曾是农特优产品发展的“老大难”
2022年7月26日
在相距闹市20多公里的地方
返乡创业青年陈才记、梁梅花等
一批80后、90后牵头破题
“阳东区农村电商产业园
暨大八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揭牌落成

历经700多个日夜,他们在挫折中成长,尝到了电商助农增收的甜头。通过线上线下发力,当地人流、客流持续增长,大八木器这一传统名片成功“上链接”,加上不少土特产,首度开启触电销售新局面。
2023年
阳东区农村电商产业园日均成交5000单,年销售额增至1960多万元。
2024年
■ 产业园携手院校,将注入新鲜力量、孵化电商人才;
■ 继热销全国后,大八木器有望销往世界,写就电商翅膀赋能农货“出山”的又一里程碑;
■ 每日,直播带货的一个个鲜活情境在市内、市外上演,为阳江推进“百千万工程”写下生动注脚……
01
产品
农特产品打开市场
大八镇塘八路旧道班,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直播间以灰白色调为主,风格现代简约。透过落地窗,能看到产业园厅内陈列了阳江豆豉、大八瓜咸、大八益智等几十种原产地好货,“乡”味浓郁而不失质朴。一旁,各种款式的桌椅、子母床引人注目,指尖细细抚过木质纹理,大八木器制作技艺作为阳江市非遗项目,匠心扑面而来。

在阳东区委、区政府及大八镇和驻镇帮扶工作队的积极协助下,具有先行、示范意义的阳东区农村电商产业园应运而生。依靠打“本地牌”“特色拳”,园内企业销售额从2022年的600多万元起步,去年成功实现翻倍增长,特别是大八木器类产品销售额超过1400万元,成为产业园的销冠。
产业园牵头主导企业——广东创优谷生态科技公司(下称“创优谷公司”)创始人陈才记告诉记者,目前进驻园区企业已增至30家,类型涵盖农业企业、木器企业、电商企业等。“我们整合了具有阳东特色的大部分山区好货,通过抖音、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以及本地社区、口碑销售等线下渠道,每月成交单量超过15万单。”他自豪说道,最近公司正在与珠三角贸易公司洽谈一宗价值上千万元的木器外贸单,预计年内可实现大八木器出口零的突破。

在陈才记看来,“好的农业品牌不是打出来的,而是熬出来、试出来的”。8月2日上午10时许,记者走进创优谷公司位于市区丰泰路的办公室,看到二楼女主播面对粉丝,不遗余力地“带货”,“大八妹子”梁梅花身居镜头后,做足后台支持。每场直播平均时长约3个小时,接单后,一楼打包物料一应俱全,最受网友欢迎的腊肠、大米、海产品等当日即可发货寄出。
经过两年磨合发展,电商产业园的“人、货、物”运营框架基本搭建完成,特别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电商团队,集聚多个合作直播团队同向发力,主播分布在江城、海陵、佛山等地,旗下主打的“创优谷农特产店”“大八木器”等多个抖音直播账号粉丝量合计超过10万人。
直播靠“熬”,产品靠“试”。2020年起,创优谷公司承包大八镇沙㙟村千亩撂荒地,依托梯田地貌人工种植生态大米,通过优选省农科院研发的南晶香粘、象牙香等亩产量低的“小众化”新品种,从小范围试种到如今300亩规模化种植,凭借品质优、口感好、不打农药化肥、有机养护等特性,逐步打开中高端市场,2022年获评“阳江市丝苗米产业园”,2023年获评“广东省生态农场”。
陈才记印象深刻,2022年首次收成时,梯田生态大米“无人问津”;而今年春种的数万斤大米提前预售一空,实现了“打响品牌、不愁销路”的华丽逆袭,特别是五斤装左右的“手信”款丝苗米备受消费者青睐。
02
产品
瞄准深加工、助推农文旅融合
“回乡创业种田收获最大的,不是挣了多少钱,而是挣了人气,与乡亲们打成了一片。”8月4日,陈才记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感悟,并配上跟老乡一起在田头干活的合照。烈日下,真挚的笑脸与劳作的背影交相辉映。陈才记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八仔”,创业五年来,发挥着一名党员的旗帜作用,用汗水和努力,去践行与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的初心使命。

每逢农忙都是创优谷公司的用工高峰。“我们每年为当地约创造临时性就业机会上千人次,许多村民自家不种地,专门来千亩梯田基地打工挣钱,日薪有100多元。”陈才记说,创业初期,公司仅几个人,至今已发展至16人,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后勤团队,近年来也历经种植百亩辣椒、养殖青头鸭以亏损告终的种种教训,但他们始终坚持与农民站在一起、干在一线。
“要想卖得好,必须产品好。”整个团队深谙这一道理,于是每个人都亲力亲为、赤脚上阵,和乡亲们一同开荒破土、插秧收割,体会天有不测、市场万变的脉动。7月31日,千亩梯田基地新种的象牙香丝苗米刚完成人工插秧,不料当晚突降暴雨,倾泻而下的山洪一下子冲走十几亩秧苗,管理人员不慎受伤。次日,陈才记当上“替补”,只为抢抓农时。
目前,创优谷投资种植区域约300亩,其余土地则与周边农户合作种植,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近日,在陈才记的动员下,沙 村村民梁达标正忙于在千亩梯田上搭建鸡舍,走生态化种养殖路线。梁达标说,自己以前是养牛的,但看市场价格不稳定,于是去年开始在梯田养走地鸡,跟创优谷公司合作,一年卖出了四五百只,收益不错。所以,今年他有信心加大投资规模,准备8月底购置2000多只清远鸡苗。

联农带农,是新时代新青年扎根田头、用心书写的主题。在陈才记看来,阳江好山好水,但本土大米缺乏响当当的品牌,而且缺乏深加工产业链,导致种植零散化,收成期决定销售期较短。所以,他们希望培育出具有阳江特色的高附加值生态大米,同步做大做强电商销售,形成品牌化、规模化、订单式种植模式。目前,创优谷正规划投资建设深加工厂,引进自动化脱水设备,以便更好地储存和销售本地农产品。
近日,阳江市旅游协会“助力百千万工程”对口扶持大八镇振兴乡村旅游项目签约仪式在电商产业园举行。“大八发展旅游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陈才记介绍,去年初,创优谷公司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旨在招商引资,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他们规划引进资本力量,合作投资6000万元,建设集露营、观光、研学、餐饮、漂流、民宿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为大八这个偏远山区镇引来更大流量,让特色农产品发挥更大价值。

03
人心
为乡村振兴孵化更多电商人才
人才是盘活乡村广阔天地、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把“金钥匙”。产业园成立两年来,人才培育始终被摆在“灵魂工程”的战略位置。2023年,阳东区农村电商产业园联合大八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开展培训,着力孵化和输送直播人才,共举办农业技能和电商人才培训24场。

“大学毕业后,我的工作和生活比较安稳,但觉得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正如梁梅花所言,“从东莞辞职刚回阳江时,村里人很不理解。”咬牙前行,她逐渐熟悉直播带货流程,形成自己的直播风格,并且和团队开发孵化了更多主播,推动越来越多的网民了解“大八好货”,爱上“阳江味道”。“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她也致力于向有意愿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经验,为农村电商发展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当初为什么选择回来?就是因为如果80后、90后再不回来,可能就没有人接棒做农业了。我们这一代,应当肩负起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任,推动农业链条向工业、旅业延伸发展。”眼见电商产业园运营满两周年,陈才记感慨道:“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曾经很挣扎。做现代化生态农业不容易,就像在呵护一个孩子,慢慢培养它长大。做电商、打品牌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的风险大、回报期长,更是需要新型人才的力量、成熟电商团队的力量。”

近期,阳东区农村电商产业园正与阳东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洽谈合作,希望借助大八镇政府部门的支持,升级改造位于大八的产业园直播间,为孵化阳江本地电商人才和直播团队提供实践平台。据悉,两大院校的培训生源加起来约四五百人,确立合作后,产业园将会组织学生到大八基地参加培训,逐步尝试实地直播,助力家乡农产品销售。
陈才记希望,未来不仅要将产业园打造成大八电商网红小镇的展示平台,更要成为孵化阳江电商专业人才的“金摇篮”,为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