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由【云老大】 TG@yunlaoda360 撰写基础防护层边界防火墙:部署状态检测防火墙,配置基础访问控制策略。入侵检测系统(IDS):部署如Snort等开源系统,建立攻击特征库。流量监控:使用NetFlow/sFlow进行全流量分析。...
本文由【云老大】 TG@yunlaoda360 撰写
基础防护层
边界防火墙:部署状态检测防火墙,配置基础访问控制策略。入侵检测系统(IDS):部署如Snort等开源系统,建立攻击特征库。流量监控:使用NetFlow/sFlow进行全流量分析。增强防护层
抗DDoS设备:部署专业清洗设备,支持流量指纹识别。流量清洗服务:接入云清洗平台,实现弹性防护。Web应用防火墙(WAF):配置自定义规则防护CC攻击。分布式防护
CDN(内容分发网络):将内容分发到多个地理位置的网络架构,减轻源服务器的负担。负载均衡:通过负载均衡器将流量分散到多个服务器,防止单个服务器过载。云服务防护
使用云服务提供商的DDoS防护服务,如腾讯云、阿里云等提供的专业DDoS防护服务,这些服务具备大规模流量清洗和攻击防御能力。
监控与响应
实时监控:部署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流量,及时发现异常流量和潜在攻击。应急响应: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包含攻击检测、流量清洗、系统恢复等步骤,确保在攻击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其他防护措施
合理规划网络架构:确保关键业务所在的网络链路具备足够的带宽冗余,与上游网络服务提供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流量控制和访问控制:限制特定协议的流量,设置最大连接数、连接速率和请求频率等,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限制访问权限和连接数,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和系统镜像。更新系统漏洞:及时检查和更新系统漏洞,关闭不必要的服务,限制同时打开的SYN半连接数目,缩短SYN半连接的超时时间。启用冗余系统:构建冗余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和链路等,当部分系统受到DDoS攻击无法正常工作时,冗余系统能立即接管工作。优化路由配置:合理配置BGP等路由协议,实现流量的动态分配和调整,设置路由策略,将攻击流量引导到黑洞路由或清洗中心。进行漏洞扫描与修复:定期对系统和网络设备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并修复存在的安全漏洞。实施流量监控与分析:通过专业的流量监控工具,实时监测网络流量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流量并进行分析。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制定详细的DDoS攻击应急预案,明确在遭受攻击时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以及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定期进行演练。版权声明:除特别声明外,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出处!